近日,浙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的《浙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浙江省綜合交通運輸發展“十三五”規劃的通知》(浙政辦發〔2016〕118號,以下簡稱《規劃》)為全省交通運輸業落實《中共浙江省委關于制定浙江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明確提出“要加快發展以交通為重點的基礎設施建設,謀劃實施萬億綜合交通工程,高標準構建支撐都市經濟、海洋經濟、開放經濟、美麗經濟發展的四大交通走廊,形成水陸空多元立體、互聯互通、安全便捷、綠色智能的現代綜合交通體系,努力打造省會到設區市高速鐵路1小時交通圈、全省1小時空中交通圈”的新要求指明了新方向。
《規劃》的編制遵循需求導向、問題導向,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突出規劃的綜合性、戰略性、前瞻性、全面性和引領性,包含發展環境、發展思路、主要任務、保障措施、環境影響評價等五個部分,明確“十三五”綜合交通發展具體目標和發展重點,是實施“5411”綜合交通發展戰略的總體設計,是指導“十三五”鐵路、公路、水路、民用機場、管道和郵政業發展的重要依據。
一、充分肯定全省綜合交通發展成績
交通運輸作為國民經濟的基礎性、先導性、服務性、戰略性產業,是全省實現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重點支撐。
1998年以來,中央做出了擴大內需,加快基礎設施建設的重大決策,全省交通行業緊抓機遇,乘勢而上,實現了跨越式發展,特別是“十二五”期,全省綜合交通發展成績顯著,突出體現為建設投資更多、發展速度更快、服務質量更佳、老百姓得實惠更多,綜合交通總體水平躍上新臺階,交通發展亮點紛呈,各種運輸方式進入“初步融合”的發展階段,客運“零距離換乘”和貨運“無縫化銜接”的理念得到宣傳普及,交通運輸對社會經濟發展的“瓶頸”制約得到有效緩解,支撐經濟社會發展的作用顯著增強。
二、發展思路
對照習總書記賦予浙江“干在實處永無止境,走在前列要謀新篇”的新使命,對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標桿省份的更高標準,交通仍存在需求持續增長和基礎設施能力不足、網絡規模持續擴大與局部路段瓶頸制約、運輸能力快速提升與多種方式融合不夠、綜合交通發展趨勢與交通管理體制制約等矛盾。
“十三五”期,全省將處于綜合交通建設的集中攻堅期、綜合交通運輸的融合發展期、綜合交通管理的體制完善期和綜合交通發展的全面提升期,全省交通運輸在發展思路、路徑和舉措方面應有較大的轉型和調整。
新要求指明新方向,“十三五”全省綜合交通發展的總體思路是:以“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為統領,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為引領,以“八八戰略”為總綱,全面實施“5411”綜合交通發展戰略,深入推進大港口、大路網、大航空、大水運、大物流現代交通五大建設,構建支撐都市經濟、海洋經濟、開放經濟、美麗經濟發展的四大交通走廊,實施萬億綜合交通工程,打造“1小時交通圈”,高水平打造綜合交通基礎設施網絡、高水平構建綜合交通運輸服務體系,高水平提升綜合交通行業治理能力,基本建成水陸空多元立體、互聯互通、安全便捷、綠色智能的現代綜合交通體系,率先基本實現“交通強省”目標,為實現高水平全面小康社會和“兩富”“兩美”浙江建設提供引領和支撐作用。
圖 浙江十三五打造全省1小時交通圈
三、主要任務
第一,堅持“五大建設引領發展”
在國家發展的大戰略、大布局中謀劃交通運輸發展基礎上,加快現代交通“五大建設”,是“十二五”以來省委、省政府一以貫之大力推進綜合交通發展的重要抓手。“十三五”期,全省要繼續強化五大建設理念引領,著眼于推進綜合運輸體系建設,既保證發展理念、目標方向、重大戰略、重大布局和大政方針等方面的整體協調一致,又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避免“上下一般粗”。
表1 五大建設的主要內容
第二,強化“四大走廊服務全局”
高標準構建引領都市經濟、海洋經濟、開放經濟、美麗經濟的四大交通走廊,是省委、省政府著眼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從強化交通先行定位,更好支撐和引領全省經濟轉型而提出的一項重大戰略舉措?!兑巹潯分忻鞔_了四大交通走廊基礎設施布局及重點建設項目,突出體現交通保障經濟發展的作用。
表2 四大交通走廊建設的主要內容
第三,加密“骨干網絡支撐全省”
圍繞“十三五”加快形成海洋經濟區、四大都市區、生態功能區為基本架構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規劃》通過加密通道、提升樞紐、完善網絡,突出“三縱四橫、對角貫通、樞紐提升”,努力構建水陸空多元立體、互聯互通的現代綜合交通網絡。
表3 完善綜合交通骨干網絡的主要任務
第四,積極“補齊短板促進協調”
從綜合交通全面發展看,推進城鄉交通發展,加快智慧、綠色、安全發展,提升運輸服務水平,是全省交通運輸行業補齊短板的重點。
表4 補齊短板的主要任務
專欄:GB1589-2016實施的主要影響
為配合GB1589-2016的實施,《關于進一步做好貨車非法改裝和超限超載治理工作的意見》、《超限運輸車輛行駛公路管理規定》、《車輛運輸車治理工作方案》等規定的執行對我國道路貨運行業產生了一定的波瀾。
從行業發展角度,GB1589-2016是試圖解決道路貨運效率與無序競爭問題,并對市場上在售的不符合新國標要求的車型城市較大影響,被棄用的可能性非常大。增加中置軸車型以及鼓勵應用空氣懸架,又會催生新的車型和新的發展業態,特別是對甩掛運輸等先進運輸形態在我國的普及將起到積極作用。通過運費上漲的價格杠桿,可以更好地發揮不同運輸方式的比較優勢,改變當前鐵路長距離、大運量、低成本、低能耗的技術優勢遠未發揮,公路則承擔了過多的長途貨運的局面,我國多式聯運也將迎來了重要戰略機遇期,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從傳化物流打造“物流+互聯網+金融”為特征的中國公路物流新生態角度,GB1589-2016以及相關規定的實施,短期內可能增加供應鏈上游企業的成本,長期將存在重大利好,有利于物流標準化、競爭有序化的發展,有利于“公路港物流模式”加快整合社會物流資源,改變道路運輸市場集中度過低的現狀。
第五,深化“改革創新確保實效”
為破解環境要素制約難題,增強綜合交通發展內生動力,確?!兑巹潯酚行涞?,“十三五”將深入推進綜合交通管理體制改革,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推進實施“四張清單一張網”;建立現代交通投融資體制,在純公益性交通基礎設施領域,構建以燃油稅資金、地方政府債券為主,基礎設施投資(PPP)基金為輔的投融資體制;在準公益行交通基礎設施領域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吸引社會資本參與;在經營性交通基礎設施領域發揮市場主導作用;強化土地要素保障機制,全力保障重大項目用地,加強耕地占補平衡保障。同時,加強發展改革、交通、國土資源、規劃、環保、水利等部門的協調。
四、大交通發展環境將持續優化
作為全國深化交通運輸改革工作僅有的兩個綜合改革試點省之一,《規劃》為著力打造全國交通運輸綜合改革范本提供了保障,特別是目前物流發展中主要“瓶頸”提出了解決思路。
一是健全“大交通”管理體制,統籌協調地方鐵路、地方機場和郵政業的發展,這將有利于物流基礎設施的集約利用。
二是完善區域綜合交通運輸服務銜接機制,大力推廣新一代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等在交通運輸領域的應用,推進交通運輸信息化、智能化,大力推進貨運“一單制”、信息服務“一站式”等,率先實現綜合運輸一體化服務。
三是推進物流業管理體制改革,完善交通運輸與發展改革、海關、商貿、供銷等部門綜合協調機制,加快建立跨區域物流大通道。大力推廣多式聯運、甩掛運輸、共同配送等組織方式,推進貨運與物流服務現代化,這也是“綠色交通省創建”、大力推進綠色交通發展的必然選擇。加強物流信息資源的整合利用,加快推進國家交通運輸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建設。